- 南普陀寺
- 在福建厦门市五老山下。
五老山五峰并列,巍峨云汉,号称“五老凌霄”。
始建于唐代,初名普照寺,五代时释清浩改建为泗洲院,宋重建复原名,元明以后历有兴废。
清康熙年间,靖海将军施琅重建,改名南普陀,自是成为闽南佛教胜地。
有前殿、大雄宝殿、大悲殿和藏经阁等主要建筑。
大悲殿建于石砌殿基上,原系木构,因毁于火,1930年用混凝土仿木构重建,作八角三层飞檐蹿角式,全以斗栱架迭而起,仰视藻井,颇为美观。
大雄宝殿、藏经阁亦金碧辉煌,供奉三宝、千手观音等造像,妙相庄严,栩栩如生;藏经阁珍藏经典、宋钟等佛教文物。
寺内保存碑记石刻,有乾隆御制碑,为有关台湾林爽文、庄大田起义的实物史料,还有明万历二十九年(1601年)陈第、沈有容题名石刻。
五老山上松竹苍翠,岩壑幽美,名山古刹,相得益彰。
半山有太虚亭,登临远眺厦门港,山风海涛,风景壮丽。
China Attractions dictionary (中国名胜词典). 2013.